讲完了公事之后,徐广缙又谈到了自己一个小小的请求:本来呢,以徐广缙的资历,现在还当不上总督。但是,广东省划为通商口岸,各位大人们都不愿意到广州来‘事鬼’。他徐广缙饱读圣贤书,也自然不愿意做这“事鬼”的下贱勾当。但到满朝无人,才挺身而出,为大清皇帝分忧。淡了这份苦差事。
现在呢,广东开埠的准备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一切都有条不紊。他徐广缙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请皇上考虑到他的苦衷,将他调到内地。
徐广缙还在奏折中提醒皇上,前任两广总督林则徐和前任两江总督伊里布都是有‘抚夷’经验的人,现在却在京师赋闲,不如派到广东来,人尽其才。
徐广缙又把自己的奏折审视了一遍,随后用蜡漆封好,盖上密折的印,叫下属直送京师。
在徐广缙送出密折的同时,广东巡抚怡良的奏折也送出了。
怡良大人在折子里,先简述了自己在广东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随后,巡抚大人称赞了新来的两广总督徐广缙,说他甚是能干,一来就完全主导了广东开埠的局面。接着又夸奖徐大人“后生可畏”,委婉的表示徐大人班次还在自己之后,现在已经做了总督,而自己还是巡抚,真是有负皇上的信任。
随后呢,怡良大人也谈到了楚剑功。他说:楚剑功在黄埔办了一所军校,固然可以加强大清的兵备,但也有私人结党之嫌,幸而已经召他入京,可以保全他。
怡良建议,楚剑功入京之后,就不要轻易的让他再出京。不如给一个在朝中的职位,养起来。京师和广州天南地北,万里之遥,将楚剑功和朱雀军隔上几年,朝廷往朱雀军慢慢掺沙子。
但这事情不能太急,英夷在澳门有驻军权,广州的安危还要仗着朱雀军,所以朝廷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再练一支靠得住的新军。这新军自然不能再让楚剑功带,但可以让他参谋建议。
等新军练成,朱雀军的沙子也掺得差不多了,自然就把军队拿过来了。
到那时,再把楚剑功外放一方大员,这对朝廷,对楚剑功,都是两利的事情。请皇上和各位中堂仔细的斟酌。
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上了奏折,广州的第三位大员也没有闲着。广州将军阿精阿,也给道光写了一封密奏,发出去的时间还在总督和巡抚之前。
阿精阿主要汇报了朱雀军从广州武库领走火药火铳的事情。说朱雀军“全军唯楚剑功马首是瞻,”到武库领东西,“薄薄一纸,再无他话”,就把东西搬走了。朱雀军视“督、抚、帅三司”(指总督、巡抚、将军)“如草木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幸好皇上圣明,把楚剑功召到京城去。阿精阿身为广州最高衔的武官,为朝廷收拢整理朱雀军义不容辞。但朱雀军是在八旗和绿营之外练的新军,他广州将军不好插手,还望朝廷能給一道圣旨,确认阿精阿的军事领导权。
这几份奏折,都用三百里加急快送,比楚剑功早到京城,道光批阅后,择其简要,召集六位军机大臣商议。
这时候,太子太师王鼎年龄已大,已经致仕,林则徐失去了在朝中的奥援。
现在的四位军机上行走是:穆彰阿,潘世恩,祁俞藻,何汝霖,两位军机上学习行走是:赛尚阿,耆英。
道光的问题很简单:“楚剑功,怎么处理?”
潘世恩不说话,穆彰阿想着自己的心思,沉寂了一会,耆英站出来说:“皇上,楚剑功绝非池中之物,他这次入京,皇上不如痛下决心,早除后患。”
“楚剑功在江南是有大功的,这么做,只怕人心不服。”何汝霖说道。
“皇上,我不如高官厚禄,将这小子圈养起来,奴才前几日,领了皇上的意思,要编练新军,我广东怡抚台的意思,还是对,让楚剑功帮着参谋着,不给他实权。养上这么几年,新军也练成了,这小子也废了。”这是赛尚阿的意见。
“不妥不妥,”耆英反对,“你们都没见过楚剑功,而我见过。此人心机深成,不可小觑。”
“一个武夫,谈什么心机深成?”
“微臣倒是有个主意。”祁俞藻插了一脚,“就不知道可不可行?”
“竹山,怎么吞吞吐吐的?”
“臣的这个主意,真是惊世骇俗。皇上圣明,如果觉得不妥,请重重的责罚臣。”
“竹山,尽管放言,朕赦你无罪。”
祁俞藻犹豫了一下,说道:“让楚剑功抬籍入旗如何?”
“好啊!”道光大赞,想了想,又说:“六阿哥奕昕,聪明伶俐,不如将让六阿哥收他做了包衣,他楚剑功,就算是六阿哥家里出去的人了。”
“皇上,这太抬举楚剑功了吧。”耆英说道。
穆彰阿准风色,这时候站出来说:“皇上圣明,若不是皇上亲子,还有哪个别人敢收一军统帅入自己的门子。”
潘世恩这时候也来精神了,明了皇上的意思就好办事:“等楚剑功入了旗,再许一个信得过的旗女给他。这样的厚恩,楚剑功若是有良心,真该肝脑涂地,为大清尽忠,为皇上效力。”
何汝霖这时候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道光现在还没有立储。按立长不立幼的规矩呢,应该是立四阿哥奕詝。向楚剑功这样的大军统帅,自然应该是入四阿哥的门子才是。可道光却让六阿哥……然道皇帝已经决定传位给六阿哥了?
何汝霖还兼着左都御史,他决定回头,和自己的朋友杜受田好好合计合计,杜受田是奕詝的老师。
道光不知道何汝霖在想什么,他又说起了练兵的事情:“赛尚阿,你见着楚剑功,要好生向他请教,这新军如何练法,还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皇上。”耆英又说话了,“依奴才来,西洋就是火枪火炮厉害,这次按照《辛丑和约》向英夷采办货物,不如多多采办洋枪洋炮。”
“这等国之重器,英夷肯卖么?”
“奴才也不知道,这个,倒真是要好好问问楚剑功。但奴才以为,楚剑功并不懂练兵。朱雀军,实际上是几个洋头目在操持。”
“朕听你说了,那几个洋头目,朕已经赏了他们黄马褂。让他们好好为大清效力。”
“奴才的意思是,不如我们自己去寻些洋人,来为朝廷的新军做顾问。”
“这好啊,真是釜底抽薪之计,不知道哪里去找洋人?”
“我到广州来的折子上说,先后有罗刹,法兰西人,愿意为我大清提供军事顾问,不知道靠不靠得住?”
“就怕洋人狼子野心哪。”
几位大人合计了一番,也没有什么头绪,最后,道光说道:“楚剑功就要到京师来了。朕再问一问他。”
散了朝,何汝霖赶紧去杜受田的府上拜望。
杜受田本职是工部侍郎。何汝霖说道:“司空,你皇上的意思,是不是喜欢六阿哥啊?”
“六阿哥聪明伶俐,自然讨人喜欢,不过四阿哥为人持重朴实,才是社稷之托。不过皇上的心思,我们做臣子的,不好乱猜。”
“那要是楚剑功入了六阿哥的门子……”
“中堂,你在朝中,为四阿哥争取一下,我设法私下见一下楚剑功,告诉他,长幼之序,国之根本。让他好自为之。”
“只怕这还不够,要把楚剑功拉过来,还要多多许些好处。”
“功名利禄,皇上都会给他,我们还能许给他什么?”
“老年人好财,青年人好色。”
“唉,君子有所不为。我倒是想到另一件事。”杜受田说道,“楚剑功还没有成亲,我他成日吊在外面,也不像定亲的样子,我们不如,为他说一门亲事。”
“那自然要问林大人的意思了。”
9月5日佛山
“大约在前一个朝代,也就是西元十六世纪的时候,佛山的冶铁业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早慢熊斯基在一张白纸上用中文写道。
他作为东厂都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翻译俄文图书。但楚剑功北上之后,李颖修却交给了早慢熊斯基另一项更为紧迫的工作:统合十三行的资料,评判广东全省目前的手工业水平。最为重要的,是选定一处发展钢铁工业的基地。
早慢熊斯基通过分析十三行和广东布政司的资料,得出了一项结论,目前最适宜建设铁厂的位置,在佛山。
佛山从明代一来,就是炼铁业的中心之一,其出产的铁锅和农具,在东南亚广受欢迎。清代,佛山已经开始使用一丈多高的高炉,每炉每日出铁可达七千斤。而且大顶铁矿,陆丰铁矿,大降坪铁矿都分布在周围。
“佛山?”
“佛山。”早慢熊斯基肯定的说。
不是你的报告,我还以为佛山都是练武的呢。李颖修想。他接着问早慢熊斯基:“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小手工业者都收编呢?”
“让他们破产,衣食无着。”
李颖修点点头,他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清代的采矿权,采用官府许可制。尤其是铁矿这种战略性的物资,更是牢牢控制在官府手里。
李颖修身兼按察使和洋务通商善后使,自己签一份文告,将铁矿的开采权和许可权都交给南洋实业总局,就完全卡死了佛山的炼铁作坊。那些炼铁作坊总不能到澳洲去买矿吧。
佛山的炼铁作坊中,有一些是十三行的产业,这些现在完全是南洋实业总局的财产了。只要找个得力的人去统合他们就可以。
还有一些炼铁作坊,是十三行的供货商。想想办法,逐步控制应该是可行的。
剩下的几家作坊,那根本就是渣啊。不用动手,只要既不给他们矿,也不从那里订货,可能要不了一年,他们自己就垮了。
等统合了佛山所有的炼铁作坊,就建立十九世纪的佛山铁厂,建高炉,采用欧洲最新的技术……李颖修仿佛已经见了滚滚的铁水。
“这件事,就交给张兴培去办吧。”李颖修想,在他来,卡住了原料,卡住了销路,卡住了技术,谁去办都是水到渠成。
张兴培接到这个任务,一口答应,当即就去了佛山,过了好几天,他突然从佛山跑回来了。也不来向李颖修汇报,而是直接去了蔡李佛,闭关练功。
“要你去搞统合,你练个什么功啊?就算要来硬的,也有朱雀军在啊?”李颖修几分疑惑,几分不满,就让施策去问张兴培。
施策兴冲冲的跑回来,说:“李大哥,有好戏了,张大侠和人定了赌赛,要拳脚上分胜负。”
原来,张兴培到了佛山,按李颖修的吩咐,把矿山卡住,佛山的铁匠们没有矿源,便推了一位当地的人物来和张兴培“讲道理。”
这个人呢,是佛山本地的武师,咏春叶岚。他一向是给官府和大户人家教拳为生,为人豪侠仗义,见到张兴培,几句话就把张兴培堵住了。张兴培受不得激,便说道:“别说我用官府来压你,我们便立下赌约,按江湖规矩,拳脚上分胜负,我若输了,这矿山的矿,按平价卖给佛山的铁匠,我若是赢了,你们咏春要摆开台子,给我师父陈享磕头。”
李颖修听施策说完,大叫一声:“张兴培这个傻缺,做生意,怎么把江湖恩怨扯进来了。”
他转头说道:“施策,给我备马,我自己去佛山。快。”
李颖修快马加鞭赶往佛山,既然铁匠们把叶岚拉出来当头,那还就要先解决叶岚。李颖修决定先和叶岚谈谈,谈拢了最好,谈不拢,就把他干掉。象叶岚这种江湖人物,随便扣个结交匪类的罪名就杀了。
李颖修到了佛山,已经是傍晚时分,他问了问路人,找到了叶家的宅子。
李颖修今天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的一袭青衫。他走上前去,敲了敲门。
“来了,”里面一个女人的声音应道。门滋溜一声开了,妇人站在李颖修面前。
李颖修没有注意这妇人,只是说道:“叶师傅在么。我是从广州专程来拜访的。”
“哎呦,您来的真不巧,拙夫过几日要和人比武,正在闭关,不见客。”
“原来是叶夫人,失礼了。我就是为比武的事情来了。我是张兴培的东家,比武已经取消了。”
“可我听说张兴培的东家是新任的臬台大人,啊,莫非您就是,民妇失礼了,大人请进。”
李颖修跟着叶夫人来到客厅里,叶夫人叫老仆给上了茶,她自己去叫丈夫。
不一会儿,客厅门帘一挑,进来一个书生,带着一副书卷气,却非常的壮实。
两人互致问候,叶岚开门见山:“大人说,赌赛取消了?”
“是,取消了。”
“我就知道,霸占矿源,绝非大人的意思,大人官声极好,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我还没当多久官呢,何来官声?李颖修心想:你想用软帽子把我困住,太不起我吧。
“我不是要霸占矿源,而是要统合工业。”
“大人还是要与民争利?”
哎呀,你还知道与民争利。李颖修笑而不语,而是从怀里摸出一件东西,递给叶岚:“叶师傅,您认识这个吗?”
叶岚一:“这是火铳吧。”
“也对,这叫手枪,是很高级的火铳。所谓武功再高,一枪搁到,就是说这个东西。”
“大人把这手枪给我,有什么用意?”
“叶师傅为什么要教拳呢?”
“希望人人身体强健,可以保护自己。”
“可是现在有手枪了,还有威力更大的长枪。前段时间,洋人打进来,那可是好几千洋枪啊。”
叶岚一时没听明白,叶夫人在一旁插嘴说:“大人的意思,是将铁矿霸住,造洋枪,对吧。”
“尊夫人真是聪明。这把洋枪造出来呢,需要铁矿,就要有矿工,要打出来,就要铁匠,要火药,就要有人炼硝,炼铁用的焦炭,也要靠煤矿。叶师傅,你我随口一说,涉及了多少行业?”
“我明白大人的意思了,所以大人说,要统合。”
“太对了,叶师傅。”
“可这佛山。上千名铁匠的生计怎么办?”
“我们要办铁厂,佛山铁厂,这些铁匠,进了工厂当工人,生计就有保障了,而且能比现在过得好。”
“真要这样,那倒是一件好事。大人能给我分说分说吗?”
李颖修笑了:好了,上道了。效率竞争,优胜劣汰,马太效应……这些东西即使不能把你说服,也能把你绕晕了。
李颖修口若悬河。最后,叶岚说道:“我明白了,统合之后,佛山铁厂会越来越强,将所有其他的铁匠的生意都抢过来,不入佛山铁厂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对。所以,叶师傅,你真的为佛山父老着想,就应该帮着我,劝大家加入佛山铁厂,当工人。”
叶岚还在沉吟,叶夫人说道:“我觉得,臬台大人说得有道理。”
叶岚没有做声,了叶夫人一眼。
李颖修笑了起来:“我问路的时候,就听说,叶师傅别的都好,就是怕老婆,叶夫人却有男子气概,巾帼不让须眉。”
“哪里,让您见笑了。臬台,您还没吃完饭吧,我们也没吃,妇道人家,快去准备晚饭。”
叶夫人福了一福,笑着出去了。李颖修说道:“其实我知道,叶师傅不是怕老婆,而是尊重老婆,叶家门风如此啊。”
第二天,叶岚就陪着李颖修,去拜访佛山的几家大的铁匠铺,详谈统合的条件。李颖修控制着几乎一切优势,矿源,资金,官府的名分……很容易就谈妥了。
李颖修临走前,又和叶岚详谈了一次。
“我会从南洋实业总局里,调一个总办管经营,一个会办掌财务,佛山这边的几个铁匠老师傅,在技术上做准备,很快我们要上新的高炉,平转高炉。”
“臬台,我可不懂这些。没让乡亲们吃亏就够了。”
“叶师傅,你听我说,我还需要一个人,在这边镇场子,这个人要有威望,明事理。我局的你很合适。”
“哎,不行不行。”叶岚连连推脱。
“其实我觉得更合适的,是尊夫人,如果叶师傅你不愿意接,我和尊夫人去商量好了。”
就见到叶夫人挑了帘子,端了茶盘进来:“和我商量什么呀。”
“是这样,铁厂办起来,以后四里八乡的小伙子们都会招进来,男人太多了,火气大,所以我还准备在附近再办一所成衣厂,叫锦绣成衣厂,找些女工。反正朱雀军的军装也要有人做,我觉得叶夫人来牵这个头,比较好。”
“好啊好啊。”叶夫人拿手指头一点叶岚的额头,“你推脱什么?不起我,觉得我做不好?”
“夫人,哪里话……”
“那就这么说定了。”李颖修说,“叶岚为佛山铁厂协办,叶夫人为锦绣成衣厂总办。恩,敢问夫人的名讳,任命书上总不能写‘叶夫人’吧。”
叶夫人一笑:“民妇娘家姓周,我叫妖瞳。”
9月27日田猎
楚剑功到了京师,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迅速得到道光的召见,只是让他到吏部庭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潘世恩说了一堆不着边际的话,勉励了楚剑功一番,就让他退下了。
林则徐此时还在京师闲居。道光既不让他担任实职,也不准他归老至仕。楚剑功在京师没有落脚的地方,林则徐自然让他住到自己府上。
本来楚剑功进京是准备养一批女奴的,这下计划泡汤了。还不好说什么,外人只会夸奖林大人和楚大人师生情谊。
在楚剑功到达京师的第三天,楚剑功早早就起来了,昨天那个太监曹蕉来送信,说今天道光带着宗室子弟们在南苑校场射猎,让他去随驾。
林家的一个仆人带路,一路到了南苑,有太监在大路上望着,见到楚剑功来了就把他接进去。
楚剑功对各种宫廷礼仪一概不知道,太监离开后,他就只好傻傻的站着,这时候,有个中年文官主动过来和他打招呼。
双方通了姓名,原来,这人是奕詝的老师杜授田。
两人久仰了好一会,杜授田带着他,在南苑校场里东转转,西转转,杜授田随口向楚剑功解释这校场里的草木景色,楚剑功漫不经心的听着,心想:这些草木,迟早都是要被砍掉,南苑校场也要改造成南苑机场。
这时候,就听见杜授田对着远处叫道:“四阿哥,这边,这边。”
他喊得很大声,周围的人都注意到他们。楚剑功心想:“要见到咸丰了么?”
不多时,就见到一对家丁,簇拥着一个衣着华贵的少年,到了跟前。
“楚院台,我来介绍,这位就是四阿哥,四阿哥,这位就是皇上亲口称赞的功臣,楚剑功楚院台。”
杜授田你在干啥?楚剑功心里暗暗的问,为咸丰培养党羽么?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奕詝挤出一点笑容来:“楚院台,我早就听父皇提过你。”
杜授田在一旁接过话头:“四阿哥可是仰慕你得紧,楚院台。”
奕詝干巴巴的说些钦佩的话,楚剑功还要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煞是辛苦。
过了一会儿,有太监过来说,田猎马上就要开始了,皇上要诸位阿哥们射猎。
奕詝告了个罪,带着家丁自行去了。杜授田陪着楚剑功,去见圣驾。
“又要磕头,凡是我磕过头的,迟早都喀嚓了。”楚剑功心里想着,见过了道光。
道光勉慰了几句,吩咐他一同在旁观诸位宗室带着家丁们打猎。
校场上人喊马嘶,折腾了大半天,道光得津津有味,楚剑功却觉得无聊。打猎这种东西,只有亲自上场才会有意思,这时候,他发现杜授田和一位文官在说话
“卓大人,六阿哥调教有方,你他的家丁,端的生龙活虎。围捕套列,有板有眼。”
“杜大人谬赞了。”
卓大人?六阿哥?莫非是奕訢的老师?
果然,杜授田带着那位卓大人走了过来:“楚院台,我来给你引见,这位就是六阿哥的老师,卓秉恬。”
两人互相致意。楚剑功对此人还有点印象,在他的教导之下,奕訢堪称文武双全。奕詝和奕訢曾在少年时期一同习武,并创制枪法二十八势,月法十人势。道光帝命名为“棣华协力“、“宝愕宣威’,另赠宗室比武的胜者奕訢一柄金桃皮鞘白虹刀一把。
关于奕詝、奕訢兄弟夺储的公案,楚剑功已经听说过很多遍了。说奕詝逃得道光欢心的手法主要有两个记载
一是《清史稿》上的
“皇四子之师傅为杜受田,皇六子之师傅为卓秉恬。道光之季,宣宗衰病,一日召二皇子入对,将藉以决定储位。二皇子各请命于其师。卓教恭王,以上(指皇上)如有所垂询,当知
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则谓咸丰帝日:‘阿哥(清代称未成年皇子为阿哥)如条陈时政,智识万不敌六爷。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
已。’如其言,帝大悦,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
这个典故呢,明显是抄袭《三国演义》里的曹丕、曹植兄弟,楚剑功可不信号称以“三国”定天下的满清皇帝,连这点小伎俩都不出来。
另一则野史就比较有意思,说的是兄弟俩在南苑校场打猎的事情。
南苑校场?打猎?兄弟之争?楚剑功突然有点回过味来,莫非自己今天赶上了?
在楚剑功心里,对谁来继承道光的位置一点都不关心,反正他坚信道光死前清朝就已经被推翻了。也就更没有兴趣搅和进皇储之争了。但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出现在南苑校场,观宗室打猎。
过了老大半天,围猎终于结束了奕訢的手下收获颇丰,他在家丁的簇拥下,来向道光汇报战果。
道光脸上神采奕奕,很是勉励了自己的小儿子一番。这时候,奕詝也带着从人们过来了。到了跟前,从人们都是垂首肃立,奕詝竟然没有斩获。
奕訢奇道:“四哥,怎么没有斩获?”
奕詝低着头不做声。
道光也问道:“奕詝,你今天不舒服吗?”
奕詝回答道:“秋风萧瑟,鸟兽哀鸣,天地有肃杀之气。儿臣不忍伤生命以干天和;且不欲以弓马一日之长,与诸弟竟争也。”
边上有大臣一听,便赞叹道:“四阿哥真是仁德。”
道光了那官员一眼,冷冷的问奕詝:“你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知道说这些话,是你的老师杜授田教你的么?”
楚剑功心想,不对啊,我记得书上记载,奕詝说完这段话,道光赞叹说:“吾儿真乃仁君也,六儿虽聪明伶俐,却少了一份仁心。”从此确立了奕詝的地位。
楚剑功转念又一想:道光也是做了二十年皇帝的人物,这点小伎俩都不出来?
这时候,就听见奕詝说:“皇阿玛,的确是别人教儿臣的,却不是杜师傅。”
“那是谁?”道光厉声问道。
“是楚院台。”
楚剑功心里一拧:我今天早上才认识你小子,我吃饱了撑的,干涉储位之争?他当即想站出来否认,但又一想:自己急于否认,相反显得心虚。
这时候,道光的语气出奇的平静,温和的问:“楚剑功?是你教四阿哥的么?”
杜授田在一旁插话说:“回皇上,不是。”
道光着他。
杜授田接着说:“今天上午,臣和楚院台闲聊,楚院台说,射猎有伤天和,兵家大忌,臣觉得有道理,就对四阿哥说了……”
杜授田默默唧唧的解释着,道光越听越是烦闷。今天他叫楚剑功来,本来是要让他参合一下宗室的活动,和他说抬籍入旗的事情。但奕詝这么一搅,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奕訢收楚剑功做包衣,难免会被人做在立储问题上表明态度的信号。而道光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
因此,让楚剑功入旗的打算,肯定是泡汤了。
“好了,不用再说了。”道光打断杜授田,“朕倦了,都散了吧,楚剑功,你明日入宫问对。”
9月2日问对
“楚剑功,你在广东,说此次英夷入寇,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一边多年前吧,还是圣祖的时候,罗刹人在北边寻衅,后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英夷和罗刹受什么不同么?”
“回皇上,英夷和罗刹都是西方人,没什么不同。他们都贪得无厌。”楚剑功简短的回答。要我给你讲解欧洲诸国?咱没那闲工夫。
“那这么说来,也只有强兵一途了。这些蛮夷,喂是喂不饱的。”
“皇上说得是。”楚剑功低眉顺眼的说道。
“可是,今年打仗,花了接近两千万两,加上各省自己花的,可能超过三千万两了。还要拿一千六百万两去英吉利买货。朝廷每年的岁入,也就是四千万两上下,国库都光了。哪里找钱出来练兵。”
道光叹了口气,接着说:“你住在林则徐那里,肯定听他说了吧,黄河河工,还有四百万两的亏空。”
“财政……微臣倒有一个办法。”
“是么?朕以为你只会练兵,没想到你在财政上还有想法。”
“也不算微臣的办法了,是微臣和李颖修一块琢磨出来的。”
“说来听听。”
“各省开厘金。”
厘金?
厘金这个名词呢,在清朝并不新鲜。在是雍正年间摊丁入亩之后,税收主要有田税、盐税、以及特产税,比如茶叶税。关税等等贸易税主要在广东征收,清国内部并不普及。然而,要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急需钱粮,便有当地的管事官员,加收款项,称为厘金。比如乾隆朝平大小金川,便在湖北湖南加征厘金,充作军费。
虽然有此先例,但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厘金,却从来没有实行过。
道光不由得有些犹豫:“加收厘金,明末三饷,殷鉴不远啊。”道光崇尚简朴,也一向以有道明君自比,加赋这种事情,他肯定不愿意做。
楚剑功却在心底暗暗地算计:“加收厘金,大势所趋,因为清廷已经要破产了。”
4年整整一年,朝廷等于完全没有盈余。还欠着黄河河工的四百万两亏空。李颖修已经和楚剑功商量决定,每年广东应该向朝廷上交的各项赋税和劳役,一个铜板也不会再给了。
清廷要把4年4000万两的帐补齐,就是不算利息,按十年期,每年也要多收四百万两。而少掉了广东的一千万两……这样算下来,就算风调雨顺,每年清廷都会有一千四百万两的缺口。这还是没有把各地造反的情形考虑在内。
道光说道:“奈何生民之苦。”语气颇为沉痛。
道光同学,别这样。收厘金,当然,在客观上一定程度加剧民众的负担,会激起人民的反抗。但这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希望,以厘金为突破口,解除清朝对地方财政的管制。以财权控制地方,是宋代以来行之有效的方法。要瓦解满清在地方上的统治结构,从财政上着手,让地方上拥有独立的或者半独立的财权,比闹哄哄的兵变方便多了。
但道光也不是傻子,果然,就听见他说:“各地督抚自收厘金,成何体统,若有作奸犯科,残民自肥之事,反而不美。”
“皇上,以微臣微末的见识,大清是督、抚、藩台大小相制。只要制衡得法,便无须忧虑。”
楚剑功这一套说辞,是参考的另一个时空,59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之后,上书请“事权统一”里的说辞。
道光还是在犹豫:“容朕想想吧。”
“不用着急。”楚剑功在心里默默地安慰着道光,“你并不需要现在就决定加收厘金,我只是给你提个醒。给你留个想头。到了财政的窘境真的到了眼前,你不想加,也得加。”
厘金这种东西,食髓知味。有困难的时候,为了填补亏空,肯定会“今年先加一次,过了难关,明年就停了”,但口子一开,财政的雪球一定会越滚越大。别说是清朝,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也对赤字毫无办法,只能靠互联泡沫和作假帐撑场子。
道光同学,你有格林斯潘么?你会写方程式么?肯定不会吧。那么,我打赌,三年以内,满清财政破产。
楚剑功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皇上,您还是和各位中堂多多商议,也不用急在一时。”
道光道:“再议吧……刚才说到练兵,楚剑功,我问你,你是要效仿在广东的做法,在京师练一支兵出来么?”
好大的诱饵。当我是傻子么,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皇上,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微臣以为,大清的根本,还在八旗。皇上要强军的话,不如直接练驻京八旗。”
“驻京八旗?”道光笑笑。
“驻京八旗号称二十万。微臣想,四万人还拿得出来吧。实在不行,关外八旗北归的一万多人,现在还在河北,把他们补进驻京八旗,也是好的。臣实话实说,如果旗人不能振作,大清……”
道光突然把手边的砚台向着楚剑功砸去,楚剑功躲了一下,面色不变,向道光施了一礼。
道光惨然一笑:“你是忠臣哪。如非心中坦荡,不会说得这么直接。”
别,道光同学,我可不是为你,我是怕后世的历史学界捧着良心泪流满面说,我不给大清机会。
“练兵的事情,你写个条陈吧。”
“是。但练兵还可以慢慢来。有一件事情,却拖不得了。”
“什么事情。”
“和约。拖了这么久,各项条款,都要执行了。”
“朕也是愁苦。通商口岸,经济特区,我大清弄得懂这些的,可能只有李颖修,他在广东主持经济特区的事情,没法到京师来,让朕咨询。”
“臣倒有个主意,皇上可以在京师专设一个衙门,叫总理万国事务衙门,凡是和洋字沾边的,都归这个衙门管。皇上任命一位重臣为总办大臣,行洋务,各种和外国交涉的事情,都学着办。事情办得多了,也就会了。”
“又要设个衙门,那岂不是又要加开支?”
“让军机大臣兼领就可以了,不必专设它职。”
“那这个衙门,就是专门和洋人打交道罗?”
“打交道只是手段,重在师夷长技以制夷。”
0月2日奋斗
道光专门给楚剑功安排了一所宅子,在小红庙一带,让他专心写折子。三天后,楚剑功把折子交了上去,折子就叫《八旗之奋斗折》
“大清国国力所维持的柱石有三:就是八旗,内务府包衣和乡绅。然而这三颗柱石,常常是国家的权威所维持者的,也就是一切的权威的基础。
……
权威的第一要素固然是群众的一致拥护,所谓得民心者德天下,可是,单单靠了群众来做基础,那权威仍旧是十分脆弱而不稳固的。所以权威所必具的第二要素显然是武力了。
如果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武力两者相辅而行,那么,到了相当时候,基础便会致稳固,而成为极大的权威了。
如果群众一致拥护、武力、以及传统的权威,三者合而为一,那这权威可以说永不会发生动摇了。
总而言之,只有八旗的稳固和兴起,才能保证朝廷的权威和万民的拥戴。八旗,是三根柱石的重中之重,朝廷和皇帝的权威,全在于此,八旗强则大清兴,八旗废则大清危。
不论那一种民族,都可以分为三等;最上等的是具有各种的美德,并且有牺牲的勇气和决心,这就是古人所称的贤者。的最下的是人类的败类,他们只知道自私纵欲自利,放佚淫侈。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奸佞。在这两者中的是第三阶级,为数最多,他们既没有英勇的决心的牺牲精神,但也没有卑鄙的枉法的自私行为。我们可以加以注意,就是这班群众——我一向称他们叫做中间阶级,从来不会变成重要,只有当最上等的和最下等的两者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始能显示出他们的重要来。
比方他们不管那一方面获得胜利,他们都望风而靡的去归附胜利的一方面。
如果有贤者来握权,他们固然安心相从;可是被小人专政,他们也绝不会反抗的;因为中间阶级,他们是绝不愿有斗争的。
故而,只要八旗能够保持它的兴旺,大清朝就能维持他的统治万万年。
因此,在燧发枪和滑膛炮正在普及的时代,大清国的首要任务,就是振奋八旗的精神,健全新的军事组织,装备新式的武器,进行严格的训练。这样,大清朝在面对外部的蛮夷,或者面过国内的叛匪的时候,就有了一只可以信任的,可靠的力量。
……”
洋洋三万余言,综述了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下,八旗,特别是驻京八旗,所面临的局势,所要承担的任务,以及为之要进行的改革。
道光也很大方,他把《八旗之奋斗折》交给了军机处等一干衙门,让诸位大人们可以随心参议。很快,这封奏折就在市井上流传开来。
京师的某处茶馆里,一个斜戴帽子,辫子胡乱缠在脖子上的八旗子弟,提着个鸟笼,晃悠晃悠就进来了。
“嘿,苗爷,您今个这么早就到了,昨晚上没在窑子里晃悠?”
“呸,睁大你的狗眼好好,你苗爷我乃是洁身自好玉树凌风之纯善八旗子弟,正正经经野人山从龙之汉军正白旗旗白带子,世袭云骑尉。想当年,天命皇帝说,精兵尽归正白旗,知道爷是什么身份么?怎么会去窑子。”
旁边就有个茶客叫了起来:“苗爷,您这么威风,麻烦把小人的帐还了吧。拖了三四个月了。”
那苗爷马上转了一幅笑脸:“隆爷,在宽限几天,你我苗人凤,正正经经野人山从龙的汉军正白旗白带子,世袭云骑尉,绝对不会赖账的。”
“苗爷,我你手上这只鸟,也值三四两银子吧,你不如拿来抵了利息。”
“诶诶,别的呀,这鸟啊,还没开嗓子呢,不值钱。”
“费什么话,拿来给隆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