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神秘空城生死考验:天机 > 第84章 催眠(1)

第84章 催眠(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着他抓着小枝的手,打起手电穿过树丛,离开黑夜的主题公园,向沉睡之城的另一端走去。

旋转木马,依然在地狱与天堂间转个不停。

夜晚,七点半。

大本营别墅的阁楼。

顶顶独自坐在顶灯下,天窗外挂着一轮小小的月亮,仿佛所有的光线都恩赐给了她。

几分钟前,当大家聚拢在客厅看《蝴蝶效应》,她悄悄走上顶层阁楼,打开下午没有看完的那本书——《马潜龙传》。

虽然,旅行团里又死了一个人,她却没有前几天那么急迫,好像恐惧已奈何不了自己,反倒想要深入了解这座沉睡之城。

下午看到了马潜龙在二战期间的传奇,立下大功晋升为团长,接着就是第四章“泪别家国”。

马潜龙从1946年至1949年的经历,书中大多语焉不详,竟聊聊数笔就带过了,只说他在孙立人将军麾下带兵,参加了多次重要的战役。在战斗中马潜龙再度身负重任,南京的医院里修养了半年。当他伤愈出院之后,便不幸地随部队败退千里,从南京一路溃退到了云南。直到1950年的初春,在云南边境的莽莽丛林中,他带着数千残兵败将,面向北方的故乡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祭拜先祖,然后撤退到了国境线外。

接下来第五章叫“异域孤军”。

这些四处流浪中国军人们,绝大部分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他们抱着早已绝望的信念,在炎热潮湿的崇山峻岭中生存了下来。这片土地贫瘠而险恶,本地民族闭塞而落后,只能靠种植贩卖鸦片为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金三角”。

他们处在各方的包围之中,被迫与别国的政府军交战,经常弹尽粮绝而无后援。无数人埋葬在他乡的泥土中,却再没有十年前远征缅甸的无上荣光。当短暂的和平来临,除了少数去台湾的人以外,他们永远留在了这片“异域”。

有人成为当地政府的雇佣军,有人以种毒贩毒为生,有人则成为了独立王国。老兵们在此娶妻生子,落地生根,繁衍着中国人的后代,也留下中国人的坟墓。

马潜龙在晚年回忆过这段漫长而痛苦的岁月:“1950年~1970年的二十年,是我人生中最苦闷的年月。最早的几年,我带着数千名老部下,在泰缅边界的山寨中扎根下来,几乎每年都会有激烈的战斗,一个个多年的战友在我面前倒下,让我的心也一起流血。我们坚持到了1958年,台湾终于派遣飞机来接我们了,但我却拒绝了去台湾的机会,我手下的老兵们也没有一个离开我,愿意跟随我做田横三百死士。回首故乡的山河,依然是泪眼朦胧,我们望眼欲穿却再也无法见到。就这样我们在异域漂泊了二十年,当别的部队都开始贩毒或做雇佣军时,我却坚持不沾染这些东西,带着士兵们垦荒种地,宁愿吃粗茶淡饭也不愿同流合污。但是,这片土地太过贫瘠了,出产的五谷难以下咽,无法养育我的老弱病兵们,包括与当地人通婚而繁衍的孩子们。到了1970年的春节,我们几乎已陷入了绝境,有的人开小差逃去其他部队,甚至有下级军官阴谋哗变,我忍痛亲手枪毙了三个人,才暂时平息了事端。但我知道这样下去没有出路,我必须为大家找到一个方向,出埃及,渡红海!”

顶顶看到这不禁眼眶红了,再看天窗外的那轮月亮,是否也照着北方草原的故乡?

接着,她翻到第六章,“开天辟地”。

1970年的春天,马潜龙带领了一支小部队,前往他在二战期间隐居的那片山谷。他仍然记得那条秘密的道路,穿越茂密丛林和陡峭的山峦,通过罗刹之国抵达了传说中的神秘盆地。小部队里含有几个有经验的工兵,他们全面勘测了盆地的地质情况,并在某处发现了一处宝藏——黄金!

那是一个蕴藏极丰富的金矿,虽然埋在地下的深处,但盆地的溪流中含有金砂,使得他们很容易地就发现了。这个发现给了马潜龙希望,他制订了一个周密而完美的计划,派遣工兵部队寻找四周最薄弱的山口,果然在盆地南缘的一块悬崖上圈定了。他们调来了大量炸药,炸开山体并用数百人挖掘隧道。

这条无比漫长的隧道,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大功告成,一切都在秘密之中进行,严格封锁着消息。1973年的夏天,马潜龙对他的部队和眷属们发表讲话,要带他们去开创一个新的生活。老兵连带眷属总共几万人,带着各种武器和生产设备,从那条一线天的峡谷进入隧道,终于进入那片迦南地!

开始大家不理解为何要迁移到这么闭塞的地方?但当黄金不断从地下开采出来,马潜龙用黄金换来了粮食、衣服、武器、美元等等,大家都感到重获了新生,万分卖力地建设起了家园。马潜龙到曼谷秘密聘请了一位华裔设计师,请他为新城全面规划和设计。又经过三年的艰苦建设,整个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

马潜龙给这座新城取名为“南明市”,为了纪念同样流亡到西南边疆之外的南明王朝,也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忘记祖先们来自何方。城市中央的广场也被命名为“南明广场”,而那座仿造故宫太和殿的“南明宫”正是马潜龙的办公室。

1980年,南明城确立了自治城市的地位,马潜龙成为首任执政官。

顶顶看到这里,才明白了南明城的由来!从第一次踏入此地,这个谜团就始终缠绕着大家,却通过这本旧书轻而易举的解开了。

一切都因为这个马潜龙,他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继续翻到第七章“域外南明”。

开头是这样写的——

“中山先生最高理想,便是建设一个大同社会。他用了毕生的时间来奋斗,还是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他的后继者们用了更长的时间,仍离那理想中的世界相去甚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然而,马潜龙却在这域外的群山间,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大同社会”。身为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这是他终生最引以为豪的事。”

整个80年代,南明城地下源源不断的黄金,给全城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马潜龙设立了一个委员会处理财政,先是广泛地开展基础建设,各种商店学校和居住设施,以及城外的水库和电站逐步齐全。整个南明城都实行免税政策,因为依靠黄金收入已足够支持自治政府运作了。人们积极地从事各种商业活动,通用泰铢等货币,自由开设工厂和企业。

但是,一切对外交通和贸易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在南明隧道的两端有重兵把守,只有自治政府的车辆才能进出。如果有人要离开南明城,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和交纳押金,除了自治政府的派遣人员外,每年出城的不超过五十人。

许多人都不满马潜龙的政策,认为这将使南明城在封闭中窒息,甚至回到闭塞的中世纪环境。但他一贯地坚持己见,弹压任何反对的意见。1985年,火药桶终于爆炸,他非常信任的一名亲信,在他开会过程中突然行刺。一枚炸药被扔上会议桌,当场炸死了两人,马潜龙本人则被炸伤。

这意外的变故并未击垮马潜龙,他以顽强的意志迅速控制了局面,粉碎了所有的叛乱阴谋,有七名同案犯被捕并处以死刑,只有行刺的主犯侥幸逃脱,并被永远驱逐出南明城。

经此事件之后,所有隐藏的反对势力被一举消灭,马潜龙的威信反而大涨,他在自治议会上发表讲演说:“我希望建设一个真正的大同社会。但在整个地球实现大同之前,我们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用坚强的外壳来保护我们的城市。二十世纪的世界是肮脏的,只要走出南明隧道几公里,便是完全不同的天地,那里的人们在自相残杀,在种植要消灭全人类的花朵,淫欲和贪婪横行霸道,财富者和强权者统治着一切,穷人们被榨干了每一滴血。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只要对外开放那么一点点,只要一点点!我们就会像失去保护的温室花朵,立刻枯萎凋零!永远都要提防人的私欲,这片桃源必须隐藏起来,绝不能为外界所知道,否则便是我们毁灭之时!”

在短暂的争议之后,大多数居民都赞同了马潜龙的观点,并能遵守这些严苛到不合理的规定。南明城仿佛一株深山中的盆景,秘密地茁壮成长起来,并保持了十多年的稳定秩序,再也没有发生过暗杀或政变等事件。到2000年,全城人口竟已超过了十万。

在数十年的岁月中,马潜龙积累起了无上的权威,南明城的兴衰荣辱几乎全系于他一身。在四年一度的执政官选举中,马潜龙连续四届当选执政官,掌握南明城的行政大权,直到1996年,他以76岁高龄退休。

在第七章的最后,作者以自豪的笔触描述了2000年的南明社会——

自治议会:由100名议员担任,每三年换选一次。

执政官:一名,间接选出,由全体议员投票选出,每届任期四年,可连任多届不限。

其下有警察局、税务局、工商局、市政局、卫生局、邮政局等机构。

自治军队:由执政官指挥,拥有1000名士兵,各种先进武器:包括三十辆布拉德利步兵战车,三架黑鹰直升机,一架阿帕奇直升机,均从国际军火商手中走私进口。

司法机构:高级法官一名,中级法官十名,陪审团若干人。

监察机构:高级检察官一名,中级检察官十名。

《南明自治法典》:以法德大陆法系为蓝本,结合东方传统法系。为防毒品渗入南明,法典严禁吸毒贩毒,违者一律处以死刑。

1999年度,南明城GDP总量为15亿美元,其中黄金收入占55%。

接着就是《马潜龙传》的最后一章,“人生的终点”。

2000年,马潜龙正好80岁,他已退休了四年,隐居在南明城中一栋小屋,再也不问政事。他本有机会回祖国去看看,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成为他终生的遗憾。许多人劝他写回忆录,将自己毕生传奇经历写下来。他却婉言谢绝,说生命中总有许多不能言说之事。

作者依靠各种零星的记载,包括大陆时期的各种文件和报纸,还专门申请去台北查找档案,关于马潜龙在六十年前的军旅生涯。至于逃亡到金三角以后的经历,则来自许多老兵的口述。整部传记写了整整十年,但仍有许多内容不能完整。尤其是1942~1945年,马潜龙在这片原始盆地的经历,只要他本人不开口,便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2000年9月9日,马潜龙在寓所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0岁。

十天后举行出殡大典,南明城万人空巷来为他送行,他的骨灰被保存在南明宫中,等待将来能魂归故土。

随着马潜龙的去世,南明城的历史翻过了一页,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

南明城将仍然在他的阴影之中,还是将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马潜龙传》的结尾没有给出答案,这本2000年秋天出版的书,最终在顶顶的叹息声中,结束了最后一句话——

“只有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命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