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第五任县委书记 > 第117章 残垣断壁的红庙

第117章 残垣断壁的红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以明显地看到,山顶曾经有过建筑物,如今已成为废墟。在废墟旁边,有一个池子。可以想象得到,这池子曾经有水,如今杂草丛生,藤蔓茂盛,干涸荒凉了。

我说:“我们一起猜猜,这里曾经是什么建筑?这个池子叫什么名字?”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最终议论的结果是,这个建筑物叫凉亭,这个池子叫天池。

我说:“那我们就印证一下吧,看我们说的对不对?我觉得,红庙历史这么悠久,这么有名,县史县志肯定有记载。王主任,你打电话问一下党史(地方志)办的穆千秋主任,看他知不知道?”

“好。”王主任开始拨打穆千秋的电话,打完电话,王主任说:“建筑物叫揽胜亭,池子叫天池。”

我笑着说:“我们猜得不错啊,看来,我们都是人才啊。”

我们都笑了。

我看到山下面有一个湖,我指着湖问:“那湖是不是红庙乡最大的湖?”

“是。”汤书记回答说。

“叫什么名字?”

“红庙湖。”汤书记回答。

“红庙,红庙乡、红庙村、红庙湖,我们的前人对红庙念念不忘,寄予了很深的感情啊。说大一点,这也是文化积淀或者说是文化积存啊。”我说。

“红庙湖的湖水清澈吗?”我问。

“有时清澈,有时浑浊。”汤书记说。

“已经被污染了,清澈已成为传说了。”居乡长说。

我对王主任说:“你跟水务局联系一下,让他们明天开始,到红庙湖及周边实地查看一下,一个星期后,我要书面报告。”

“好。”王主任说。

从山上向山下看去,可以清晰地看见,残垣断壁的红庙两边,村民都盖了房子。独独让残垣断壁的红庙建筑群裸露在山脚,山腰,山顶上,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仿佛在无言地诉说着什么,仿佛在期待着什么,仿佛在召唤着什么。

我说:“按理说,红庙这里‘风水’最好,村民建房,应该建在红庙这里啊,为什么他们宁肯建在红庙旁边,也不建在红庙这里呢?有谁知道啊?”

都不说话。

我问汤书记:“你知道吗?”

“不知道。”汤书记说。

我问居乡长:“你知道吗?”

“是不是心存敬畏,不敢建在上面啊?”居乡长说。

我问文局长:“你说说看。”

“我不知道,是不是不能在庙址上盖房子,盖房子要遭报应啊?”文局长说。

我问王主任:“你知不知道?”

“在村民眼里,红庙是神仙住的地方,他们怎么敢在上面建房呢?”王主任说。

我说:“到底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们下山去问问红庙周围的村民吧。”

文局长说:“常书记啊,你总是问我们,你还没说呢。”

我说:“我跟王主任的看法差不多,红庙是神仙住的地方,他们不能在红庙建房。”

我们一起来到山下,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过来。汤书记介绍说,来的是红庙村的负责人。

我说:“我们还有一点时间,你通知一下村两委会成员,我们到村部去,一起随便聊聊吧。”

我们到了村部,村部由一个两层楼的房子、一排平房和院子组成。院子里有一个简易的舞台,是开村民大会和文化演出用的,还有一个篮球场。一楼是文体活动室和医务室,二楼是村干部办公室和会议室。我们到了二楼会议室,村支部委员会、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陆陆续续到了。

我说:“我们刚才看了一下红庙遗址,我们有一件事没有搞清楚,按理说,红庙那里‘风水’最好,为什么村民不在红庙那里盖房子呢?”

一位委员回答:“那是菩萨住的地方,村民怎么敢住呢?”

我说:“红庙已经毁了,菩萨到别的地方去住了,村民为什么还不能住呢?”

另一个委员说:“菩萨在这里住了一千三百多年,菩萨的魂在这里啊,根也在这里啊。说不定哪天,菩萨会回来的啊。”

我说:“时间不早了,你们有的还要忙农活,忙家务,能不能推出一个代表说一下,你们对我们县委、县政府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不要客气,不要拘束,有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就说到哪。”

村负责人说:“三佬,你是一组组长,你们组离红庙最近,你说一下吧。”

一组组长三佬说:“您们跟我们把环境治理一下吧,原来我们这里山清水秀,随便什么地方的水,用手捧起来就可以喝,现在什么地方的水都不能直接喝了。开山炸石把环境破坏得不成样子了。再就是请县委、县政府支持一下,恢复重建红庙吧。我听我爷爷的爷爷说,红庙以前很壮观,参观游览的人很多,尤其是庙会,那就更热闹了,来来往往都是人,我爷爷的爷爷还在庙会卖过糍粑呢。”

我说:“你们两委会的成员大部分都在这里,你们理一个综合意见吧。”

村两委会成员议论了一下,村负责人总结说:“我们的意见很简单,就两条,治理好环境,重建好红庙。”

我问居乡长:“居乡长,红庙村的想法,能不能代表红庙乡的想法?”

“能。”居乡长回答说。

“汤书记,你的看法呢?”

“第一条,治理好环境,能代表。第二条,建庙,建庙,我们可能还要商量一下。”汤乡长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