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王允心中乐开了花:‘前番不是一直说要立刘备为齐王,但又怕他欲求不满吗?我且推他上这齐王之位,也好叫他野心膨胀,更早触发二人之战。’
打定主意,王允向着董卓抱拳道:“明公在上,下臣倒有一计能够解此危难。”
“快快道来!”
三人打起精神,看向王允。
王允笑道:“明公,可知这刘备虽有数十万精锐但奈何却分割辽东、青州二地。且我观刘备在此时递交奏折,无非是因为朝廷赏罚不分而不忿而已。明公若能按照他的身份和功劳受之以大位,定然可在关外有一强援!”
李儒此时也点点头,道:“这刘备领青州以来,便是天下大乱之时也并没有任何动作,可见其并无称雄之心。而刘备却在明公调整朝廷官职爵位,大封州牧之时上交此奏折,无非便是想要从中捞点好处,或者想要朝廷重新审视其功劳。明公.”说到这,李儒有些保留,道:
“明公便依子师之计,重新审视刘备功劳,与其应得封赏。在另行表彰,足以可稳住刘备。”
董卓颔首,而吕布则有些不屑。
“依诸位以为,这刘备当如何封赏为妙?”董卓问道。
王允道:“先帝在时,为了卖官鬻爵,而只给刘备高封官,低授爵。其实以刘备安定天下的功劳,少说也要授予八千户以上食邑。”
李儒也比较赞同这个说法,道:“确是如此,刘备本身便是皇室宗亲,按照我大汉律法,其便是恢复王位也尚可!”
董卓颔首,略微思索了一会,道:“便这般,我明日便表奏朝廷,封刘备为齐王,加九锡,食万户,领青州。如何?”
“如此重的封赏,刘备必然欣喜,日后必然能成为明公在关外之强援!”王允抱拳道。
李儒道:“如此明公可无忧矣!”
既然大事议定,董卓摆摆手,对王允道:“你且先退下吧!明日我自会表奏朝廷,给你赏赐!”
“诺!”王允心中甚喜,如此这刘备必然野心剧烈膨胀,届时必然会大军西进使得这二虎竞食之计大成!
待王允走后,董卓方才对李儒道:“我适才见你欲言又止,现在只有我和奉先在此,你可说了吧?”
李儒这才抱拳行礼,道:“明公明鉴。适才王允出这计策,有利有弊,只是适才在下还摸不清楚这王允的想法。”
“你且说来!”
“明公,可能先赦在下无罪否?”李儒抱拳道。
“你且只管说,咱也不会因为这一两句话而在意!这个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咱还是明白的!”
李儒颔首行礼,虽然得到了董卓的保证,但是还是尽量平缓一下某些词汇:“如此封赏刘备,其一必然会使得其野心膨胀,若其胆敢称帝,明公或可诏令四方攻伐,则必然天下归一。”
“其二,明公摄政在此,天下乱臣们早有反抗明公之心,而此番刘备受了明公封赏,乱臣必然会远离刘备。此可孤立敌人,足一蚕食。”
“这第一第二,都是与明公最有利的结果。若在那时节明公能够把握时机,必然可以将关外反对明公的人足一除掉,以此称霸天下。这第三嘛,就与明公有害了!”
“其三,若刘备看出此等计策,那便不是与明公天下的机会了,而会变成二虎竞食!”
“二虎竞食?”董卓惊道。
“便是!”李儒颔首,道:“若刘备看破这许多计策,辞而不受,挥军西进,则与明公有害无益。”
董卓沉思了半晌,最终痛下决心道:“便依的此计行事!两利一害,我便不相信成不了!”
“明公所言甚是!”李儒大喜道:“如此,为防万一,还请明公派兵驻守城外八关,另派遣大将据守旋门关、太谷关、轘辕关等,以防有变。”
董卓点点头,对吕布道:“奉先,这旋门关位置相当重要,乃是京师最后一道屏障,我便将他交给你!可莫要让为父失望啊!”
憋了许久的吕布爽朗笑道:“义父何出此言?便是最前面的关隘也无妨!只要有我吕布在,彼时定然不会让敌军前进分毫!”
“好!我儿奉先当真英雄,明日便表奏朝廷敕封你为都亭侯!”
“孩儿多谢义父!”吕布抱拳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