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笑道:“何喜之有?不如赏赐一些钱粮实惠,且公桓和公明仅仅得到一个杂号校尉,替他们深感不平。”
不过他内心还是很高兴的,此前,除去霍去病外,还有两人获得过冠军侯的称号,正符合他年轻的形象;不管怎么说,这也是金印紫绶的县侯,代表着他身份的改变。
李强笑道:“主公,子正能得济南国相之位,已是陛下的大恩赐了。”
众人也附和这个意见,现在高顺势力明面掌控四郡,实则五郡,还加3个县城,实力已非常强横。
文丑等人也深感跟随一位好的主公,比直接卖命给朝廷好,大树底下好乘凉;文丑活捉张角,高顺任命其为别部司马,而皇帝仅仅封赏了一个杂号校尉,高顺给他们提供钱粮和兵马等,皇帝只是一句空话,这就是差距。
大家心想,皇帝的赏赐已来,高顺该发令进攻广宗了。
颜良问道:“主公,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攻城?”
高顺笑道:“呵呵,不急,元常不是说过了嘛,朝中各大士族又给皇帝陛下捐款助军,还要调董卓前往豫州战场,咱们这边不急,在他们平定豫州前占领广宗就不晚,否则将会被士族更加嫉恨。”
李强严肃的说道:“主公说的不错,若是封赏一来,咱们便立即攻城,这样的话会给外人和陛下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他们会认为,咱们以前不攻城,是在要挟朝廷的赏赐,甚至会因此而遭到士族和朝廷官员的攻击,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众人深以为然,高顺不必多说,命人加紧练兵。
事后,高顺心想,虽然他的到来,小小的改变了历史,不过董卓还是出场了,既然如此,他便暗中支持一下中原的黄巾军,给士族制造更多的麻烦。
同时,他也意识到,其它事情虽有所变动,历史的惯性依然滚滚向前,改变不会太大;而接下来他面对的危险不仅是来自黄巾军和士族,更多的是来自异族,他记得,在历史上黄巾起义的时候,乌桓族骑兵便趁势入塞,劫掠了幽、冀、青、兖四州,他不得不防。
于是给房良写信一封,详细交代一番,让其以令而行。
又接连给向荣、曹山、周飞等人写信,让他们加强防御,随时注意乌桓人的动向;命张郃和邹靖两人,在注意乌桓人动向的前提下,加紧招兵,每县的骑兵和步兵全部扩充到两千人,做好对战乌桓的准备。
五天后,周仓返回,详细的介绍了波才处的情况。
高顺和李强大喜。
李强建议道:“主公,应该把京城增兵的事情尽快通知渠帅波才,让其早做准备,否则内外夹击,其必败无疑。”
高顺道:“董卓带去的兵马,肯定全是骑兵,我现在担心黄巾军枪阵能否抵抗住骑兵的冲锋,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纪律做保障,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
李强也没有好的办法,以黄巾军的战斗力,在野战中无法对抗董卓的骑兵,肯定一败涂地。于是说道:“主公,长社向南一马平川,向北有黄河阻隔,一旦溃败,将很快被骑兵屠戮殆尽,不若让他们提前控制黄河渡口,并把老弱迁移到黄河以北,万一受到攻击,可甩开官兵,进入太行山区躲避。”
高顺道:“这个办法不错。”
周仓从两人的谈话中便知道了情况的危险性,不待高顺安排,便请求再去一次长社。
高顺点头同意,并希望周仓在那里待一段时间,建议波才集中彭脱等全部的力量到长社,与官军决一死战,若事不可为,可随家属向北转移到河内郡。
周仓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