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率领部队出发之后,整个楼烦县的人都得知桃源堡出了三位太守级的高官。
最后悔的莫过于西乡三老楼伟,他与高顺等人接触的时间很早,也很看好这群年轻人,只是由于个人的偏见,没有像杜边一样积极的靠上去,而错失了一次良机;当得知杜边被任命为马邑县县丞的时候,更是羡慕、嫉妒。
与三老楼伟有差不多心思的还有高健,他当初就很看好高顺,否则的话也不会厚着脸皮把高强塞进护村队,让他后悔的是他自己没有参加护村队,否则的话现在他至少也是一都伯了,要是外放,肯定能担任一县尉,不管怎么说都比在家种地强多了。他决定,等高顺再次返回桃源堡后,一定要舍弃脸皮,恳求高顺,他要参加骑兵。
就连老村长也没有想到,护村队成立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出了一位县长,三位太守级的人物,不到一年时间便成了威震一方的大势力;且他们认为更加厉害的李强和马贵都没有出马,肯定是嫌弃太守地位低;这个势力将来发展到什么程度,就连老村长都看不透了。
在乡下,别说太守了,县长就是他们能见到的最大官员了;连三老等人在他们面前都是庞然大物。
他不禁暗自庆幸,上次听从高健的建议,派儿子参加了护村队,虽说目前只是一位普通的骑兵,但是只要高顺势力不断发展,高顺肯定不会让高羽做一辈子小兵。
县长王轩送走高顺等人之后心情大好,立即给京城的族叔写了一封信,向其叙述了交好高顺的事情,其次讲述了一下高顺军队的强大,数量虽不多,但是每位士兵皆为强壮之士,兵甲齐备,战马强壮。
上次族叔来信说,高顺送的百匹战马非常好,不管是耐力还是速度,都比京城普通战马强很多,希望王轩从高顺手里再买一些战马。
今天王轩发现,高顺等人配备的战马更加高大强壮,即便他不懂马,也能看出比当初送他们的百匹战马好了不是一点半点,看来以前王家还是低估了高顺等人的能力。
而且他在观察高顺诸人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高顺等人武将颇多,文人不足;这个年代的读书之人都是世家大族的人,普通人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便建议王允,派出一些有文化的家族子弟去辅佐高顺等人。
很遗憾,王允最终拒绝了王轩的建议;他虽看好高顺等人,不过他京城,看的更清楚,高顺等人得罪了士族后的下场肯定会很惨,能交好他们便可,为家族多一条路,但不能陷进去,否则便是与整个士族为敌。
郭缊回到府衙后心中感慨良多,在他的印象中,高顺等人确有治军之才,只看那两千骑兵便能窥其一斑;以前招收的骑兵数量少,一是受招兵地域限制,范围窄,二是以前没有好的平台,不敢多招,否则有叛乱嫌疑;此后这些问题全部迎刃而解,高顺等人的势力必将获得飞速的发展。
上次鲜卑来袭,他没有派出援兵,正好借此交好高顺等人;让他震惊的是这股势力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三个太守级别的位子,目前交好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