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士兵也理解战争,而不是将士兵当作可以随意牺牲掉的棋子,这是包拯始终坚持做的事情。这也是古代士兵同现代的战士一个根本的区别。包拯想要的是一支有灵魂的现代军队,而不是只知道机械执行命令的队伍。
仗打完了包拯仍然有许多事情要做,他首先派人向在秦洲的曹玮报捷,让曹玮好放心,土蕃人退了这派援军的事也可以免了。
然后包拯又写奏折给皇帝,向皇帝汇报了此次战斗的战果。包拯这么做并不是想要从皇帝那得到什么嘉奖,现在包拯感觉自己最需要的是人手。在土蕃人进攻的时候包拯深感自己手下的马的不足。所以包拯在奏折上一再要求皇帝给他增派人手。
包拯的奏折在驿站之间快速的传递着,没用几天时间就传递到了开封。皇帝和大臣们看了包拯的奏折全都吃惊不小。
纷纷感叹包拯的好运气,带着一群没有战斗力的厢军竟然能够将来袭的土蕃人打退。
大臣们对包拯所报上来的战果一点儿也不相信。什么时候土蕃人这么好打了,一下子就能击退四千土蕃人的进攻,还能消灭对手两千人。这样的战果在以往运用数万禁军也不见得能够取得。
朝廷立即派人向远在秦洲的曹玮了解情况。曹玮在刚接到包拯的通告之时也不敢相信包拯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实际上曹玮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前往救援包拯,他只希望包拯能多坚持一会儿保住性命,只要将包拯救出来就能给朝廷一个交待,至于包拯那个《平戎策》也只有等到朝廷派出足够多的人马再实行了。
这时包拯却来信告诉曹玮你不用去了,土蕃人的进攻我自己搞定了。曹玮开始怀疑本来土蕃人就没有派出那么多人马,或者土蕃人只是在包拯那里虚晃一枪又跑到别的地方为害去了。曹玮一方面派出探马盯紧土蕃人的动向,一方面派人到包拯那里核实战况。
曹玮派出的人到了山谷看到了成堆的土蕃人的尸体,这比什么都有说服力。立即将情况向曹玮做了汇报,这时曹玮才相信包拯确实打了个大胜仗。这时朝廷又派人来核实战果,曹玮当然要实话实说了,并不忘将包拯好好夸奖了一番。
曹玮的奏折来到开封大臣们这才对包拯所取得的战果有了几分相信。大家都在感叹包拯的好运气,这得祖上积什么样的德才能遇到如此菜的土蕃人。
打了胜仗当然要进行封赏。对于这点大臣们又有点儿不爽了。大家在朝堂之上殚精竭虑为国为民想办法,这么多日子也没见皇帝给升官,这个包拯怎么刚入官场这么短的时间就一再升官。所以大臣们一再建议对于包拯这位新出现的将星要爱护,不能让他太骄傲了。要让他好好磨炼一下,所以这升官的事还是免了吧。
真宗皇帝觉得有功不赏很对不起包拯,于是大臣们又出主意说皇帝可以对包拯好好勉励一番。于是皇帝下了一个长长的圣旨将包拯好好的夸奖了一通。这时的大臣们又不怕包拯骄傲了。他们的策略就是只要包拯没好处可得,皇帝愿意怎么夸就怎么夸好。
对于能不能升官包拯倒不十分在乎。官位这事只不过是皇帝一句话的事,今天可以给你,明天就可以拿走。包拯最关心的还是皇帝会不会再派人马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