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被展昭的话打败了,没想到看着粗线条的展昭还有着这样的浪漫情怀。包拯举起酒杯忙着大口将酒喝下对展昭说道:“祝你早日达成所愿。”
二人不由相视大笑,包拯觉得人的追求各有不同,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很好了。
热热闹闹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
大宋朝廷又恢复了朝会,真宗皇帝亲自在朝会上宣布立他儿子赵受益为太子。
皇帝的儿子存活率一向不高,现在立赵受益为太子名正言顺,大臣们找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即便是有些人有别样的想法,现在还没有同皇帝抗衡的力量,也只能忍着。
任何时候治理国家都是十分艰难的,虽然皇宫之内一片歌舞升平,大宋朝的许多苦难并没有完全消除,过年因为蝗虫而受灾的地区的百姓仍然生活在苦难之中。
对于灾民来说年后的日子更为难熬,整个冬天几乎吃掉了一切能吃的东西。田野之内连片绿叶都没有,更别说长出可以食用的东西。许多人没能等来百花开,长眠在冬日里了。
真宗皇帝还是很体恤灾民的,下诏命令各地开设粥棚救济灾民,并且低价出售朝廷仓库中的粮食为穷苦之人开辟一条活路。
在朝廷之内真宗皇帝又紧急召见大臣研究各地灾情的轻重,准备在各地按不同的标准减免家民的赋税。大臣们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比平时干活积极了许多,各种奏章不断承上来,纷纷给皇帝出着主意。
只是大宋朝的臣子们办起具体事情来并不得力,他们只会让朝廷出钱,或者是让皇帝少收钱。
救灾之时花些银两真宗皇帝并不在乎,令皇帝难受的是这些灾民今后怎么安置,以大宋朝的惯例,发现灾民们实不上困苦之时往往将灾民收编为厢军,这样朝廷有了军队,灾民们也有了口饭吃。
这样做看上去很美,可时间一长朝廷要供养的人越来越多,朝廷冗兵冗员的问题就会爆发出来,这也是大宋最终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包拯每日上朝听着各地受灾情况的汇报,也在想着怎么才能破解大宋这必死之局。
包拯又想起了在曹玮营中想到的利用厢军挤压土蕃人的生存空间,从而巩固边防,同时也给厢军寻一条出路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还不太成熟,而且现在的时机也不太对,包拯只能留心有关厢军的各种信息,不断的在心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希望在某一天这个办法起到作用。
虽然有各种灾害发生,这时的大宋王朝还有能力对灾民进行救济,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相比于烽火四起风雨飘摇的战乱时期,天禧二年还算是一个好年代。
冬天逐渐离去,天气慢慢变暖,包拯盼望的二月终于来了,如今包拯心中最想的是二月十二赶快到来,他和李云清的婚礼好如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