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说起皇上为什么要执着于征战、平乱?这就要说到皇帝执政期间也是要讲政绩的。只要是皇帝,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整天泡在奏折里勤政,政绩是有,但不会显著、卓越。为世人称道铭记的,往往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而重大的历史事件则以平定叛乱、开疆拓土为重,这是能快速的获得政绩和百姓赞扬的一种途径,也是皇帝政绩的具体表现。
再则平定叛乱也是迅速增加皇帝威望的一种方式,此叛乱得平,则荣景帝新帝登基位子得稳。
而另外也有一件事,却并不太受到大家的注意的,则是反雍判军党首付元辅,假称反雍王,蓄养一众判军,意欲谋犯津东,天津总兵苏屏翰接皇上圣旨统兵镇压,付元辅被擒,判军被尽数清剿。
......
林羽之这段时间在书院读书,但外面发生的事情也是知道的,一是事情太大,想不知道也难。这事可谓是举朝震惊,不光文武百官关注,反应应对不一,众监生学子们也都私下里颇多议论。
有抨击荣景帝施政严苛的;有评议盐商奸诈、唯利是图的;有嘲笑纨绔子风流多情终误家的。
但因风流韵事而引发的抄家惨案,于看客而言,却凭添了点戏剧意味,总之很是热闹了一段时间。
二可就是,这事可是由林羽之、蔡冒帮助曾大海救妹的由头引发的,只是后面的种种权力、利益之争,是自己所始料未及的。但这事却切切实实与自己有关,怎么能不关注呢?
以至于林羽之想再找张埙的麻烦,都没有机会了。至于张埙找林羽之的那个胎死腹中的报复,这个林羽之自是不知。
但做为回报曾大海,毕竟这件事是由他引发岀来的,达成目的的雷兴并不吝啬,直接在奏书中并不明显的为他提了一笔,并言之已接受招安,得银十数万两悉数上缴国库,为其买了个明路,保下了曾大海。
曾大海经此一事,而且是身处其中,后事的惊心动魂,可谓将他这个小海匪吓得半死。如非雷兴为他走了个明路,就曾大海这个事件源头,憎恶、恼恨他的人多了,可以说受损利益集团都恨他,可想而知他能不能剩下渣渣都不知道。
事件中所有的林羽之、蔡冒的影子,也被有心人关注,但因二人身份,及此事件责任中二人作用较轻,而且利益冲突不大,倒是免了一些烦扰。
林羽之算是几经波折,终于顺利收获捡拾小弟一名,取经路上多了个小弟(大雾)。
马强寻找租赁到货船,整理好货物,赵三带着自己挑选的三十几名手下,另有偷偷留书跑去跟着出航的钱六子,及曾大海和他的五十几名手下,近百人开始了他们的东洋初航,也算是躲避风头。
有了雷知州天津钞关的关系,办理船只装载货物检查、上缴钞关关费、登记出航人员及数量、检查随行的武器装备等相关手续,也得以顺利办理,很快就办好了出航票照。这也算是一种“我上面有人!”的便利之处,效率高了。
曾大海的母亲、妹妹,委托了林羽之安排手下人照应,事自然落在了马强身上。另有胡屠夫一家子,也被拜托林羽之代为照顾,林羽之只能“呵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