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寿春的最后一晚,魏延、鲁肃、刘晔在榻上对坐饮酒。
魏延猛然想起历史上鲁肃给孙权献上的榻上策,便拱手问鲁肃、刘晔道:“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吾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
刘晔道:“属下急切间未有成策,不知子敬兄可有高见?”
鲁肃胸有成竹,便道:“昔汉高祖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南方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进伐刘表,剿除黄祖,攻灭袁术,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
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个策略有个响亮的名字,榻上策,是鲁肃在建安五年(200年)时,与孙权合榻对饮时,对孙权提出了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发生于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相似的治国对策。
与隆中对类似,榻上策后来也成为东吴的治国方针。在此对话中的同时,曹操正和袁绍进行官渡之战,胜败未分,而鲁肃却能在当时就看出北方的敌人将只会有曹操,之后依其计略,孙权第三次西伐黄祖时,消灭了黄祖。
但孙权执行能力太差了,仅能占领江夏南部,因为刘表的长子刘琦及时到达江夏守卫江北江夏。之后,刘表病重身亡,他的儿子和继承人刘琮投降曹操。东吴在企图攻占荆州,据有全长江流域之前,曹操就抢先南下进攻占有荆州,进而据有在长江上游的江陵,榻上策因为孙权的无能和低效不能有效执行,于是鲁肃改而主张联合不久之前投靠刘表的刘备,抵抗南下的曹操。在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之后,曹操方面的势力仍然很大,故鲁肃主张借荆州给刘备,多树曹操之敌。终其鲁肃在世之时,他一直努力维持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联刘抗曹是当时东吴的治国方针,这实际上确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态势。可以说,鲁肃是三国屈指可数的战略家!
鲁肃胸中大略早已酝酿已久,早就想要献给魏延,魏延刚才这样一问,仿佛激活了他胸中大略,便径直说了出来。
说完这番话,鲁肃突然有点后悔,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当着刘汉宗室刘晔的面说这样“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也”,太过唐突。
魏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眯眼看了看刘晔脸上的神情。
此时的刘晔脸上充满了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魏延看了刘晔脸上的神情,立马就猜得出来,刘晔身为刘汉宗室,自然是不希望任何一个诸侯自立为王,否则他会像鲁肃那样干脆说出来。
现在魏延如果表露出来“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志向,刘晔的忠诚度绝对会大崩,毕竟曹操没有封号魏王之前,时时处处都表现得像个汉室忠臣一样,刘晔才会去投靠他,魏延现在没有曹操那样的威望功绩,就擅自说这些,就会让刘晔非常失望。
于是,魏延朗声笑道:“子敬此策所言‘乘北方多务,进伐刘表,剿除黄祖,攻灭袁术,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都甚好,却在大略有所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