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长河复生记 > 第303章 稒阳战役

第303章 稒阳战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六月初七一早,孙一召集九原的几位首领,杨日天、孙定辽、朱平凹、卜十九、温伸,先简要报告了莫日根在大板升的情况,然后就联军下一步的部署展开讨论。

会议很快达成一致意见:下一阶段联军的核心任务是守住九原。

守住九原的关键在于守住咽喉要道二里半。

就像青山堂的切口里唱的那样,“青山青,黄河黄。二里半,短又长”:狭义的二里半是指从大青山到黄河仅仅两里半的一段距离,广义的二里半指的是一条南北狭窄、东西长达二十五里的位于青山和黄河之间的走廊。

这条狭长的走廊自汉代开始便称作“稒阳道”。“稒阳道”是连结古九原郡和古云中郡的咽喉,汉代在最狭窄的二里半处曾设置一座塞城,名字叫做“稒阳”,故而得名。

如今这条稒阳古道横穿三条从大青山发源汇入黄河的河流。最西面一条叫做渤沱河,长约五六里,汇入一段宽阔的黄河河面,为稒阳道最西端。

渤沱河向东十里,就是最狭窄的二里半处,此处有第二条河流,称作二里半河。二里半河最北端的河西岸,有一座古代土城,长宽各一里。古城的北墙东墙仍存,高约两丈,西墙为残墙,高约一丈,南墙不存。与会各人皆认定,这就应当是汉代的稒阳城无疑。

二里半河再向西,黄河蜿蜒曲折流向东南,走廊逐渐开阔,形成一个喇叭口。大约十五里之后,会遇到第三条河从大青山的石头峡谷之间喷涌而出,叫作小石门水。小石门水长约十五里,为稒阳道的最东段。小石门水再向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沿大青山山脚直驱八十里,就可以到达大板升城。

参谋部的方案,防守稒阳道的第一道防线设置在二里半河西岸。依托稒阳古城,正面防线便缩短到一里半的宽度。

第二道防线设在渤沱河沿线,同时渤沱河汇入黄河的宽阔河口可以作为水师的基地,以及物资的中转站。

甚至孙定辽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合适的战机下可以放满洲兵越过二里半河,然后依托二里半河、黄河、渤沱河、大青山形成一个大包围圈,把满洲兵一举全歼!

参谋部计划将二里半河到小石门水之间的三角形地带的人民全部转移到二里半河以西,二里半河以东将作为联军袭扰游击来袭满洲兵的区域。

沿小石门水向北的大青山山谷中有一条仅容一人一马通行的山路,辗转通向柳树沟,就是二里半村山里的铁矿煤矿的位置。在柳树沟可以预先布置一支人马,一方面断绝小股满洲兵钻山沟绕过稒阳道的企图,一方面作为伏兵必要的时候从背后袭击满洲兵。

孙一有些担心参谋部的计划是不是有些胃口太大了。

如果说,联军以前的两次战斗都是凭借天险展开的正面不过几十丈宽的阻击战,参谋部这次的计划可就是一个纵深达几十里,综合水、陆、山地的小型战役。

尤其上次联军在青山嘴阻击满洲兵渡黄河,可以说其实成功的十分侥幸。一则满洲大军当时根本没有真心想过黄河,二则联军俘虏了朵儿红使满洲兵投鼠忌器。否则,满洲兵只要拉开距离在几个位置强渡黄河,联军根本防不胜防。

这次战役的核心位置在二里半河沿线,扣除掉稒阳古城,正面防线仍然有一里半的长度,换算成后世单位就是一千米。即使这两天下雨涨水,二里半河的河面同黄河也没法比。而且联军正在整编之中,新兵占了大半。

参谋长孙定辽坦言,此战风险很大,但是胜算也很大。

一则,阿巴海的主要目标是大明朝,满洲兵不会倾全部兵力来进攻九原。

假如四门红夷大炮没有被联军缴获的话,满洲兵最理智的做法甚至是弃九原于不顾直接进攻明朝。

现在阿巴海没了攻城利器,进攻明朝的决心可能受阻,但是满洲兵在草原上撒得很散,顶多能派出一到三个旗来抢掠西边。

二则,联军有坚实的后方,来袭的满洲兵却没有根基。

联军不用顾忌粮草和人员的补充,而且随着新式武器的不断装备,联军会越来越强;满洲兵长途奔袭一月有余早已疲惫,粮食吃一口少一口,兵马死一个少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