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华对此极感兴趣,他随即问道:“柳下惠有何事迹,可堪贤人?”
商人回答道:“柳下惠本来是两百多年前的鲁国贵族,曾任鲁国司寇。其人公正不阿,坚持以直道侍君,故而曾三次为官,又三次罢官。然而其人却始终宠辱不惊,随遇而安。
柳下惠侍奉的君主不贤,然而他却从不以侍奉坏君为耻,也不以自己官职低小而卑下。因为他一直在鲁国行正道,最后为鲁君罢官时,有人劝他离开鲁国,前往他国谋职。然而柳下惠却拒绝了,在他看来,如果以歪曲的心思,利用各种手段来取得地位,以获得功名富贵为目的,那他为何要离开父母之邦呢?他如果想上位,去迎合他人,在鲁国一样可以办到!又何必去往他国?只是他不愿意如此做罢了。
柳下惠的品德如此崇高,因而当他被遗弃时,他也从不怨恨;当他深陷穷困时,也从不忧愁。”
而另一个商人也跟着补充说道:“这位先生说得没错,柳下惠之贤,列国皆知!而这从他所做的事就可以知道了。
昔年,柳下惠曾经在冬日夜宿城门之下,见到一位无家可归的貌美女子,唯恐女子冻死,于是他让女子坐在他怀里,解开外衣将女子裹紧。两人同坐一夜,柳下惠也并没有趁机非礼女子!
如此坐怀不乱之行为,天下有何人能够做到?由此可知柳下惠乃是真正的正人君子矣!”
公子华听到在秦国之外还能有这样刚正不阿,坐怀不乱的人,也是颇为敬佩。
或许在后世,会有人讥讽柳下惠坐怀不乱,乃是假仁假义,或是性无能等等。然而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对于能够做到此种行为的人,都是无比佩服的!
战国时代的人,虽然逐利,却并没有戴那么多的有色眼镜,也没有后世那么多阴暗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柳下惠的行为就是纯粹的救人!而且其救人时,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带任何杂念,也没有做任何趁人之危的举动,这样的人如果还称不上是道德高尚的人,那么天下就没有人配得上“道德高尚”四个字了!
在战国时代,整个天下礼崩乐坏,而逐利的气氛越来越浓厚的时代,大家对于那些道德高尚的贤人,都是无比尊敬的。这其实也算是这个时代的风气了,后来的战国四公子能够驱使数千门客为己所用,其中四公子道德高尚绝对要占极大的原因。
公子华对于真正道德高尚的人,自然也是极为尊崇的!更何况,他既然想要改善秦国在天下列国面前的印象,对于贤人,他自然也要有所表态的!
他向商人们问清楚了柳下惠的坟墓所在,并宣称他一定会亲自前往祭拜这位贤人!
随后他又当着众商人的面,召集了秦军的军法官,发布命令道:“传令全军,有敢在柳下惠坟下五十步以内打柴的,立斩不赦!”
众商人见到如此一副场景,大家都是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商人机灵,对着公子华说道:“将军如此深明大义,由此可知秦军为仁义之师矣,在下佩服!”
商人都是心思聪明,消息灵通之辈。对于公子华的行为,大多数的人其实也都猜到了是秦国想改善其在各国之间的不利形象。
然而既然秦军愿意如此尊崇贤人,那么他们自然也不会去随意的骚扰沿途各国了。于是这些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大肆的将秦军严整的军容,严格的军纪,以及统帅尊崇柳下惠的行为大肆宣扬。
于是短短数日之间,整个济水沿线都知道威名赫赫的秦军是一支“仁义之军”了。
外加秦军丝毫没有骚扰亢父和巨野的庶民,于是两邑庶民对于秦军的进驻没有丝毫的不满,也没有丝毫的抵抗。
秦军的后路一下子就变得极为安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