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大明辰 > 第五十六章 龙颜一怒重振威12

第五十六章 龙颜一怒重振威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军事上,崇祯还没有可靠的将领值得信赖。不过,在政务上,崇祯还是十分信任一个人,那就是刚被调离京城,任命为钦差的任光弼。

或许,明朝的历史没有记载任光弼,也少了任光弼三世九公的家族历史。然而,历史的真相,或多或少都是有遗漏的。

任光弼,是熹宗年间,唯一一个和魏忠贤有政见分歧,却没被魏忠贤打压的人。为什么魏忠贤可以肆无忌惮地打压政敌,却不敢打压任光弼。原因有两点,其一,任光弼是熹宗最受喜爱的朝臣,熹宗恩宠魏忠贤,是被魏忠贤的花言巧语给骗了。而熹宗喜爱任光弼,是因为任光弼博学多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就连熹宗不理朝政喜欢上了木雕拼图,都是任光弼向熹宗传授绘画的技艺,展示了立体几何,才让熹宗有了创造的天赋。其二,任光弼的家世,三世九公,从明成祖朱棣年代,任光弼的祖上就有一等公爵,到了熹宗年间,前后一百多年,出了九个。这样的家世,是历朝历代都难得一见的。家世显赫,深受历代皇帝褒奖,任光弼靠着真才实学于万历三十八年中了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任光弼考上了状元,万历皇帝三十年没有上朝,居然在任光弼殿试的那一天,破例上朝亲自待见这个满腹经纶的少年,夸他少年壮志,一表人才,乃大明朝第一才俊,日后必成国之栋梁。万历皇帝从来没有夸奖过一个人,任光弼是万历皇帝第一个极为重视的少年。万历把皇位传给了太子朱常洛说,任光弼就像当年的张居正。如果,任光弼早些出生,哪怕在张居正去世的第十年入朝做官,我就不会自暴自弃。只可惜,朱常洛从小不讨万历欢心,万历喜欢的人、喜欢的事,都是朱常洛憎恨的。

常言道,造化弄人,万历对任光弼的喜爱,是在万历快要进棺材,是上天恩赐第二个张居正,是来惩罚他的。万历死后,朱常洛也死了,是同一年死的,死于公元1620年。朱常洛忤逆父亲,不待见任光弼。结果,万历把皇位收了回来,传给皇长孙朱由校说,如果你和你的父王一样,当了皇帝,怠慢了任光弼,那你就别想当大明的皇帝。

朱由校亲眼见了父皇被皇爷爷,一道老圣旨,给废了。也亲眼见了,皇爷爷是如何宠爱任光弼。从那一刻起,朱由校坐上了皇位,就不敢怠慢任光弼,视他为爱卿,比女人的爱还要爱,这种爱掺杂着敬重。

只可惜,熹宗在位二十二年,有二十年的时间不理朝政,致使朝权落到魏忠贤的手里,任光弼空有治理国家的决策,终究失去了熹宗这个舞台,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从万历三十八年中了状元,那时的任光弼意气风发,正值少年壮志满怀,论才华、论精力,朝中大臣无人能比。只可惜,万历老了,他儿子朱常洛又不待见他,他孙子敬重他却又不理朝政,任光弼像是被这爷孙仨给耍了。从一岁趴地走路,三岁识字,十年寒窗苦读,终于一鸣惊人中了状元。正准备入朝做官,大干一场,却遇见了三个不靠谱的皇帝,苦了任光弼满肚子墨水、在脑子里写了很多治理朝政利国利民的国策,就是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

任光弼苦啊,心里憋屈啊,做臣子的,想做国之栋梁,却遇不上一个好皇帝,就像花了很多精力,在网上聊天聊了一个女朋友,结果,被骗了,是个男的。任光弼在朝中熬了二十年,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熬成一个整日**臣周旋的忠臣,耽误了很多国事,经常感叹,这时间都去哪了。

终于,任光弼从万历年间熬到第四个皇帝,崇祯。

崇祯一上台,就暗示了和魏忠贤不对头。任光弼第一个向崇祯靠拢,他要协助崇祯,铲除魏忠贤,铲除朝中的奸臣。

这君臣二人,像是天生的,孪生的,想法都一致。若想治理朝政,就从铲除魏忠贤这一步走起。

然而,魏忠贤毕竟是擅长政治手段的老手,趁着崇祯根基未稳,先对任光弼下手。对崇祯说,任光弼是个有才能的大臣,听说浙江首富沈千万被人绑架了,地方官员接手此案查了半个月,查不出个眉目,为何不派任光弼去查此案。崇祯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以考验任光弼的才干,一时听信了魏忠贤,任命任光弼为钦差大人,赴浙江调查沈千万被绑架的案子。

任光弼这一去,就去了四十八天,虽然破了沈千万的案子,也捣毁了响马山的匪窝。可是,任光弼却付出了代价,先在永安城内遭遇劫匪刺杀,接着,在杭州被不明之人掳走,至今音讯全无,是生是死,还是一个未知数。

崇祯与昨夜,看了杭州知府陆允中的折子,这才得知任光弼没有回到京城,而是在杭州出事了。

今日上朝,处理好辽东军务,崇祯还有一件事,需要弄清楚,那就是到底是什么人,三番五次地想要加害任光弼。

大臣们本以为,商讨完辽东军务,就可以下朝,去看戏去喝茶,却没想到,高坐在龙椅上的崇祯,还未起身,神色凝重,道:“各位臣工,朕有一件事要宣布。”

大臣们见崇祯郑重其事地,纷纷猜测,到底是什么事搞得如此隆重。魏忠贤也很吃惊,不知道崇祯在耍什么花样,说事就说事,干嘛搞得气氛神秘,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崇祯对身边的太监王承恩点了点头,太监王承恩欠了身,上前一步,道:“传皇上口谕,都察院刺史任光弼不负朕望,从京师远赴浙江破除沈千万被绑架一案,为民申冤,解除一方匪患。与江南水灾,书信沈千万募捐五十万两,解除永安境内五万灾民无家可归受灾困境。纵观我朝,为民申冤、为民除害、为民请命的官员,寥寥无几。为此,朕特封任光弼乃我大明,第一忠臣,着工部打造金匾,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