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和楚人在泓水交战。宋军这边已经排好了队形,而楚国人那边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这个时候司马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赶紧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
等楚军全部渡过河,但还没排好阵势。子鱼又再次催促宋襄公。宋襄公还是说:“不行。”
最后等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发动攻击。结果可想而知。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连身边的卫士都被杀光了。
过后大家都埋怨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人,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但我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怎么打仗。面对强大的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有什么可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年纪很大,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可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让他们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这一段成了子鱼的独角戏。但是他的话却从一开始就没什么用。宋襄公不会听的,即使听了也来不及了。因为不久他就挂了。
现在我们倒过来看这个司马子鱼是什么人呢?史书记载他是宋襄公同父异母的哥哥。宋桓公的庶长子。传说宋襄公当太子时,曾想让太子之位给他。这哥们没有答应。
如果有关这哥们的记载都真实的话,他一定会后悔自己当时的选择的。自己这兄弟太不靠谱了。
所以《史记》用了另一种说法,是他爸爸宋桓公不同意。
不过,总的来说,我并不愿意随大流地去嘲笑宋襄公。就像大家同情SDM和KZF,虽然他们不见得是什么好人。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是需要有人为向强权挑战做出牺牲的。如果每个人都那么见风使舵或者逆来顺受,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