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全能鉴宝师 > 0076 全是新仿

0076 全是新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把壶是一把提梁壶,所谓的提梁壶就是在壶身上链接一个可以用手提起来的壶把,这种可以用手提的大壶把往往造型各异,而且实用性也非常强,所以同样很受人欢迎,比如说非常出名的“东坡提梁壶”。

而这把提梁壶是朱红色的,提梁是固定的宽条形提梁,在与壶身的衔接处衔接的非常好,几乎看不出衔接的痕迹。壶盖的造型很特殊,看上去像是一块玉璧一样,中间是圆孔,四周是凸起的小点,这种玉璧在春秋战国以及之前比较常见。

可是将这种仿古玉璧的造型移植到紫砂壶身上来,让人不得不赞叹这制壶者的精妙构思。

依然是那一套动作,先看后听再闻一闻,再加上用手触摸,这一套程序下来,再看款识这些东西。让韩阳意外的是,这把壶依然是顾景舟款。不过这把壶有三个款识,壶底的是“景舟制壶”,胡盖上的是“顾景舟”,而壶把上的则是“壶叟”,这三个款识都是方形篆书款,也都是顾景舟作品中经常能见到的。

可惜经过鉴定仪的鉴定,这把壶依然是一把新仿的壶,这次鉴定出来的结果连制作者的姓名都没有,显然也是现代人仿制的作品。

“这一把也是新仿的作品,年份不超过五年,”韩阳分外轻松的说道,心里却暗暗嘀咕,这头两把看着都不错,可怎么都是仿制品呢?难道说是因为市收藏协会没有好东西所以只能拿这么一堆仿制品来进行测试?

这么想着,韩阳也不等老头儿们发话,直接拿起第三把。

第三把壶的造型和颜色都比较奇特,溜圆溜圆的壶身搭配着明暗交替的墨绿色和翠绿色泥料让这壶看起来像是一颗刚刚成熟的小西瓜一般,壶钮更是别出心裁的设计成一截弯曲的西瓜秧,让整把壶多出了一些秀气和灵动的味道。

还有壶把和壶嘴都是模仿着西瓜藤的模样设计的,细细的壶把和略粗一些的壶嘴上还带着西瓜藤上的筋络,特别是壶把和壶身的连接处还特别塑造了一朵黄颜色的花朵,看起来更是灵秀。

这就是西瓜壶吗?韩阳在网上见过图片,但却没见过实物,毕竟这种花货壶制作难度不小一般人即便是仿制也没办法仿制规整,更别说仿制出那种特别的韵味了。这壶倒是仿制的惟妙惟肖,但也仅限于此的,神韵方面甚至还略显呆板。

当然,神韵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谁也不能证明它的存在,韩阳也只是凭着感觉这么说,毕竟他到现在为止也看过不少实物了,而且全都有鉴定结果做对比,所以对新老壶各自的特色还是有些感觉的。

再看款识,这西瓜壶的款识可真不少,光是壶盖内就有三个,“张”、“胡子”还有一个看不出来是什么字,除了壶盖之外,壶底外印“正中手陶”四字篆书印。

正中是谁?韩阳依然不认识,没办法,从古至今这制壶大师们那么多,韩阳又不是专业玩紫砂壶的,自然不可能认识所有的人,不过能被仿制的人应该不是无名之辈才对。

果然,鉴定的结果跟韩阳自己的感觉一样,这确实是一把仿壶,仿制时间就是今年。

看到这里,韩阳有些郁闷,难道这市级收藏协会真的穷成这样?连一把真壶都拿不出来?再看接下来的两把花货壶,结果更让韩阳觉得郁闷,因为这一组六把壶竟然全都是仿品。

全都鉴定完之后,韩阳抬头朝沙发前端坐着的几个老头子朗声道:“前辈们,这六把壶我都看完了,全是仿壶,第一把是八十年代左右制作的,第二把是到第六把都是近几年制作的,其中只有第一把和第二把仿制的比较成功,剩下的四把壶水平都比较拙劣,应该是学徒工仿制,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有鱼目混珠的企图。”

听到韩阳的话,余怀文和杨峥两个老头儿对视一眼,又扭头看了看王蕴真,跟着长叹一口气,“小韩,你确定你没看错?”

韩阳看到余怀文的神色觉得有些意外,心里暗暗琢磨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总不能是自己的鉴定结果不对吧?想到这里韩阳立刻果断的打消了这个想法,鉴定仪怎么可能出错,因此使劲儿点点头,“这就是我的鉴定结果,”说着试探问道:“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余怀文没有回答韩阳的问题,而是扭头望着坐在最中间的王蕴真,低声问道:“会长,你看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